PacificA是一个框架
虽然在题目中我们把Paxos、Raft和PacificA并列,但是Paxos和Raft在论文中称自己为一种“算法”(algorithm);而PacificA对自己的定位是一种通用的,强一致的数据同步框架。
在论文中,作者提到现有的可证明的数据同步协议往往过分简化了性能问题,导致看起来很美的理论设计无法转变有实际的系统(注:本篇论文应该早于Raft的论文)。所以作者的目标是将算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进行相应的系统设计。
PacificA的实现
与Paxos和Raft不同的是,PacificA采用的算法非常简单。所以在这里我不进行太多铺垫,直接进入正题。
主从同步
PacificA使用了主从同步模型,用户的读写请求都会发往主节点,以保证强一致性。
主节点会对发来的写请求进行编号,使得所有写请求编号唯一且单调递增。这个编号也会同步到从节点。
无论是主节点还是从节点,所有的写请求都写入一个只追加的日志。主从节点都需要维护committed
指针,代表在这个指针之前的数据都已经被所有节点所认可,处理“已确认”状态。从节点需要额外维护一个prepared
指针,代表在这个指针之前所有的数据都处于“待确认”状态,而在prepared
指针之后的数据,都是“待同步”状态。
主从之间的数据同步使用两步提交模型(2-PC):
- 主节点首先把写请求写入日志
- 主节点发送
prepare
请求到从节点,这个请求中包含写入的数据 - 从节点收到
prepare
请求后,将数据加入日志,并移动prepared
指针,将其标记为“待确认” - 当所有从节点返回ACK后,主节点移动
committed
指针,表明这个数据处于“待确认”状态 - 主节点向所有从节点发送ACK消息,确认这条请求已经被最终确认
- 从节点收到ACK消息后,移动
committed
指针,确认请求
所以对于一个节点,总会有:
全局配置管理器
PacificA使用了一个“中心化的”全局配置管理器。这个管理器用于探测系统内的失效节点,管理、更新节点的配置。而Raft是“去中心化的”,通过节点之间的选举通信来管理配置。
PacificA的全局配置管理器保证在任何情况下,当且仅当全局配置管理器认可节点s
为主节点时,节点s
才会认为自己是主节点。
全局配置管理器在“钦点”了主节点后,主节点会与从节点发送心跳包(beacons),维护一个租期(lease)。在租期内,主节点和从节点都会互相承认相互之间的主从关系。当租期失效时,主节点会向全局配置管理器报告从节点失效。当从节点收不到心跳包时,从节点会报告主节点失效。
一个中心化的配置管理器会让整个系统的维护变的非常简单,但是也会带来单点失效的隐患。这里,全局配置管理器使用了Paxos算法来保证管理器节点之间的一致性,可以容忍少于半数节点的失效。
配置变化与灾难恢复
由于我们使用的全局的配置管理器,所以添加删除从节点会是非常简单的事情。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主节点的失效与灾难恢复。
当主节点失效之后,从节点会揭竿而起,向配置管理器申请成为主节点。这里要注意,根据上面的讨论,从节点中的committed
指针有可能会落后于主节点,以及不同从节点中的committed
指针可能会不一致。但是被主节点ACK的数据,一定位于从节点的日志中,并处于“待确认”状态。
所以在新的主节点被指派之后,会重新的向其它的从节点发出prepare
指令,要求确认其日志中待确认的数据。从而保持数据的一致性
PacificA的正确性的简单讨论
一个强一致性的系统一定会包含以下三种特性:
- 线性一致性(Linearizability)
由于我们的写请求位于一个只可追加写的日志当中,并且不同的副本的日志保持强一致。所以不同的副本的状态也应该是一致的。 - 可持久性(Durability)
如果用户收到了ACK,那么这个请求一定已经持久化到所有的副本之上了。即使发生了主节点失效,新的主节点仍会维持已ACK的数据。 - 前进性(Progress,不知道怎么翻译)
全局配置管理器在处理完配置更新请求后,一定可以剔除失效的节点。使得整个系统可以处理用户的读写请求。
一些其它的讨论
全局配置管理器的可用性和性能
由于全局配置管理器在逻辑上是整个系统的单点,所以其可用性和性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。
全局配置管理器了Paxos算法,所以在少于一半的节点失效时,它仍能对外提供服务。
同时,全局配置管理器的处理不在整个系统的关键路径上,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。同时,在系统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,即使配置管理器暂时失效,也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。
可持久性
PacificA的日志同步采用了两步提交,所以用户收到ACK时,说明用户的写请求已经被持久化在所有的节点之上了。
这意味着,在一个有n台机器的集群里,即使有n - 1台节点失效,我们仍能提供可用的服务。(但是一般只提供只读服务)
主从复制 vs. Paxos
在Paxos范式的实现中,如果一个请求被多数节点认可,我们就可以向用户端返回ACK,声明这个请求已经被整个系统所认可。但是在主从复制的范式下,必须要所有的节点都认可这个请求,我们才可以说这个请求被整个系统所认可。
因为这两种范式之间的不同策略导致了微妙的差别。
我们很容易看出,Paxos范式中对于单个节点的性能波动并不敏感,但是主从复制的一个慢节点可能会拖慢整个系统。但是,如果系统中多数节点全部失效,那么Paxos范式就无法提供服务了(读/写都不可以的);对于主从复制范式,只要有一个节点是存活的状态,我们就可以对外提供服务,并且保持强一致性。
更重要的是,使用单点来管理整个系统的配置,并让开发与运维的成本降低。换做Paxos范式,一个节点若要成为主节点,则需要同多数节点进行协商。
这两种范式的选择是非常有争议的,PecificA选择主从复制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简单。(太实在了)
在强一致性上的妥协
如果需要放松对强一致性的要求,我们可以让从节点支持读请求。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我们有可能读到陈旧的数据,由强一致性退化到最终一致性。
最终一致性从本质上说需要满足以下两个要求:
- 所有的节点需要以同样的顺序执行同样的状态更新操作
- 在处理请求时,必须返回最新的状态
如果放松第一个要求,就会面临“状态分叉”的问题(像git branch一样),所以我们需要处理这种不一致的问题(像git rebase一样)。这就会带来额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。
放松第二个要求是更加理性的,因为在PecificA中,所有的状态变化全都被写入一个“只可追加写”的日志中。并且当前的状态变化通过日志指针的移动来表示。又因为从节点的日志一定是主节点的前辍,并且日志指针稍微落后与主节点。所以如果我们可以放松强一致性的要求,就可以让从节点来处理读请求。
写在后面
还有好多东西没读透呢。要不再饶一篇?
Comments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